簡易避雷針的制作、使用范圍及保護范圍可以歸納如下:
材料選擇:
接閃器:一般采用粗銅絲、鐵絲或鐵棍,其中鐵棍的效果更佳,且直徑應大于20mm。
支桿:金屬桿最佳,確保穩固性。
引線:可用粗鐵絲、銅絲或帶狀金屬條,要求連接牢固并焊接。
接地體:埋于地下的部分,以扁鋼或角鋼等材質為佳,長度不小于1m,厚度不低于5mm。
制作步驟:
將接閃器(如鐵棍)垂直固定在需要保護的建筑物或構筑物的頂端。
將引線的一端與接閃器牢固焊接,另一端沿墻引至地下,與接地體相連。在引線沿墻引下的過程中,離墻面的距離應在50mm以上,避免直接固定在墻上。
在地面挖坑,深度不小于1m(最好達到2m),將接地體埋入土中,并確保焊接點牢固。在焊點處涂上防銹漆,以防腐蝕。
若土壤干燥或砂石多,可加入一定量的食用鹽(一般1~2kg),以增大土壤的導電能力。
簡易避雷針適用于以下場合:
農村平房:在樓頂安裝避雷針,可以有效保護房屋免受雷擊。
臨時建筑:如施工現場的臨時辦公室、倉庫等,這些結構通常只需短期內使用,因此使用簡易避雷針是一種經濟且高效的選擇。
戶外活動:如音樂節、體育賽事等戶外大型活動,可以在活動區域周圍部署簡易避雷針,為參與者提供必要的雷電防護。
避雷針的保護范圍主要取決于其高度和形狀。一般來說,避雷針的有效保護范圍是避雷針下面45°角以內的傘形區域。避雷針越高,受保護的區域越大。同時,避雷針與被保護對象之間的距離應大于一定距離(如5m),以確保在雷電感應時能擊穿空氣層,將電流引入地下。
此外,需要注意的是,簡易避雷針雖然可以提供一定的雷電防護,但其防護能力有限。在雷電高發區域或對于需要長期穩定防護的設施,應優先考慮安裝符合國際標準的避雷系統。同時,在使用簡易避雷針時,還應結合其他防雷措施,如合理布局接地系統、避免在雷電天氣下進行高空作業等,以確保最大限度的安全。
綜上所述,簡易避雷針的制作和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規范和標準,以確保其防護效果。在使用過程中,應充分考慮其使用范圍和保護范圍,并結合其他防雷措施,共同構成完善的雷電防護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