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北京市懷柔區文旅局發布,3名大學生夜爬未開放的箭扣野長城,并露營夜宿。次日清晨3人遭雷擊,其中一人恢復意識后報警,目前傷者已送醫。
夏季來臨,戶外活動如何防范雷擊風險?
雷擊如何發生?哪里多發?
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,發生在積雨云中,當云中的電荷分布不均,電場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,便會產生放電現象。
閃電可分為云閃(主要指發生在云內、云間或云與空氣之間的閃電)和地閃(指打到地面上的閃電),總體上云閃與地閃的比例約為3:1。
△雷電一般產生于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云中 圖源:《氣象知識》
雷電主要集中在每年4月至9月,其中6月至8月為高發期。從空間來看,我國東部濕潤地區每年每平方公里平均發生6.7次閃電,西部寒旱地區約為1.9次。中國陸地區域閃電高發區主要分布在北回歸線附近和以南的地區,包括廣東和廣西南部、海南島中北部,最密集的地區每年每平方公里大約發生31.4次閃電。
雷擊的威力有多大?
雷擊的主要表現形式為閃電。直接雷擊時,高達幾萬到十幾萬安培的電流直襲人體,電流通過的瞬間就可導致身體組織損傷或致人死亡。雷擊傷幸存者常遺留有身體虛弱、頭暈和記憶力減退等癥狀。
在臨床上,雷擊傷可分電擊傷、電熱灼傷和閃電燒傷3種。
電擊傷:電流通過人體,可導致機體組織、器官的損傷和功能障礙。電熱灼傷:人體各組織、器官的電阻不同,因而受到的燒灼傷嚴重程度也不同。閃電燒傷:人體被閃電擊中后,皮膚血管收縮,皮膚燒傷呈網狀圖案。發生雷擊傷后,在確保環境安全的情況下,施救者要對雷擊傷者進行傷情判定。一旦發現雷擊導致心跳、呼吸停止,應立即撥打“120”急救電話并就地進行心肺復蘇,直到患者呼吸、心跳恢復或專業救護人員到場,送醫院進一步展開救治。
如何預防雷擊?
雷擊傷對人的生命安全影響巨大,就算搶救及時,也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后遺癥。所以,避免雷擊傷,預防是第一位的。大家要謹記以下幾點:
△圖片來源于深圳氣象局(臺)
當雷來臨時,如果剛好在空曠野地、林子里,要采取合理的避雷動作↓
要以防雷姿勢蹲下,同時用睡墊、背包等絕緣裝備墊在屁股下,雙手繞膝,以此來阻擋地面的電流。
如果兩手空空,首先要蹲下去,踮起腳尖使得兩只腳盡量少面積著地,同時腳跟和腳跟要并在一起,形成一個回路,讓電通過腳尖,從左腳到右腳這樣流走,就不會經過心臟和大腦。此外,要低下頭捂緊耳朵,保護聽覺。
再次提醒大家
切勿前往未開放地區游玩
進行戶外活動時
請關注氣象預報
來源: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、中國氣象局、中國氣象、深圳市氣象局、健康中國等